第214页

他很激动,因为他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再次看到长征九号的发射。

在昏迷之前,他也曾亲眼看过长征九号的发射,但次数有限,那时,分配给sa的近地轨道防御基地的建设任务,绝大多数都是由当时更为成熟的长征五号完成的。可是五年之后的现在,承担sa发射任务的长征系列火箭中,主角已经变成长征九号了。

这是现在中国体型最大、运力最强的火箭,其芯级直径达到了十米级,而长征五号仅有五米;长征九号的高度将近一百米,长五仅有其一半;长九的地月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超过了50吨,而长五仅有8吨。

而且,如今的长九,已经跟古远天五年前见识到的不一样了,在助推器与芯级上,都安装了格栅舵——如今,助推器、芯级、甚至是整流罩的回收技术都已趋于成熟,这大大降低了火箭的发射成本,也为发射频率的提高提供了保障。

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发射与回收技术已经成熟,不得不让人感到激动。

激动之余,古远天也有不舍。

苏乐又一次离开了,下一次见面会是什么时候呢?古远天不敢去想。

随着点火倒计时从电视里传出,古远天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。

虽然长九已经成熟,但他还是很紧张,火箭升空后,直到各种动作相继成功完成,他才松了一口气。

然后,他看到了自己曾经非常钟爱的一幕。

捆绑在芯级旁的四个助推器成功分离后,组成了一个十字准星。

这个‘十字’,用‘科罗廖夫十字’来描述已经不合时宜了,毕竟长九不是当年的联盟号,而且,长九的这四个助推器,在格栅舵的作用下已经迅速调整好了姿态,进入了回收程序。

古远天以前没见过长九的助推器与芯级的回收,这一次,当他看到那四个直径都达到5米的助推器稳稳地降落在回收场地时,他刚刚平复下来的心情,再次激动了。

随后,直径十米级的芯级也成功降落在了回收场。

电视画面适时地调出了另一个画面,那是一枚即将发射的长五。

而矗立在回收场的长九的四个助推器,每一个都长五的个头差不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