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中微子天文望远镜,就是一种可以探测到来自宇宙的高能中微子的探测装置,因为来自宇宙的高能中微子一般都夹杂在宇宙射线里,加上中微子又具有幽灵般的脾性,所以,就需要一个大范围的地方来安装探测装置阵列,而且还都得是在深深的地下,像日本的超级神冈探测器,就在一个矿井里,还有南极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,其探测装置都被安放在两公里深的冰层之下。
古远天经手的这个中微子望远镜项目在选址的时候,‘6501地下长城景点’就曾被列在候选名单中。
就是在这期间,古远天对‘6501地下长城’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——
6501地下长城,是一个位于地下数百米深处的‘人工洞’,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一座军事工程‘遗迹’,如今是hn省的一个景区内的旅游点。而这个人工洞长达17公里,洞内宽敞,可利用面积直接就奔着十万平方米去了,其规模之大,古远天印象深刻,因为这样的规模,对安装中微子探测设备来说,无疑是非常友好的。
现在王久峰告诉古远天,这个17公里长的、规模巨大的‘地下长城’、‘人工洞’,其实只是‘6501地下长城工程’的冰山一角,这没有理由不让他感到震惊。
震惊之余,古远天又有点恍然了。
当年,那个中微子望远镜项目的‘选址评估报告’中,放弃了hn省的‘6501地下长城景点’,给出的原因是,它位于地下还不到一公里、不够深,现在想想,古远天觉得,这其中兴许还有其他的原因,比如,它不仅仅是一个‘遗迹景点’,而是一个还具有实际军事用途的建筑设施、不可能轻易腾出来用作科研观测的基地。
……
“走吧,电梯在那边。”王久峰打断了古远天的思绪。
“哦好!”古远天回过神。
去电梯的路上,二人也没闲着,话题一直在6501上,在古远天的追问下,王久峰又细说了一些已经解禁的、关于6501工程的机密。
六七十年代,苏美处在冷战时期,而这两个国家又都手握着数量可观的核武器,全球也都因此笼罩在了核战的阴影之下。为了确保国家领土主权安全,我国军方对核战争之类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规划。
首先就是造出核武器,打破苏美的核垄断。
64年10月,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。
总理在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的第二天,就对全世界阐明了中国‘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’的基本立场,立场的言外之意也很明确,那就是如果受到核打击,必然进行核反击。
在这样的宗旨下,一个问题应运而生——如何在遭受到核打击之后,还能确保自己具备核反击的能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