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页

谢谢大家!

(一个兴趣使然的业余科幻小扑该,190905晚八点于小黑屋。)

()

第133章 引子

遂古之初,谁传道之?

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

冥昭瞢闇,谁能极之?

冯翼惟象,何以识之?

明明闇闇,惟时何为?

角宿未旦,曜灵安藏?

……

战国时期,屈原在《天问》中一口气问了三十余个天文方面的问题。

唐朝时期,柳宗元以《天对》作答,虽荡气回肠,但他的眼界仍受当时的时代所限。

随着时代的进步,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之后的近现代,任何一个接受过教育、或是接受过科普的人,都能从科学角度出发、对《天问》里的一些问题作出言之凿凿的讲说——

比如用宇宙大爆炸理论来描述遂古之初;

比如通过21厘米氢线去了解宇宙大爆炸后的‘黑暗’时期;

比如用恒星形成与演化模型、行星的形成与演化等理论去解释太阳系的形成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