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死亡时间呢?”
“初步估计死亡已经超过七个小时,死亡时间应该是凌晨一点左右。”
“身份查到了吗?”陈孟琳观察着四周,开口问道。
“根据死者口袋里的身份证显示……”吴斌也是一副苦瓜脸,“死者叫李援朝,五十二岁,星港本地人,以前是一所职业院校的老师,教艺术概论,还是什么星港书法家协会秘书长、摄影协会副秘书长。”
“呵呵,艺术家啊!”张国栋怒极反笑。三个死者,一个保安,一个个体户,一个艺术家,怎么找共通之处?
“驾照有吗?”一直跟在身后的钟宁问道。
“驾照?”吴斌一愣,没明白钟宁问这个干吗,不过还是很快在随身带的警用da(ersonaldigitassistant的缩写,即警用手持终端,集通讯、视频于一体的信息化指挥系统,用于联网传输数据,可扫描身份证、驾驶证等证件,可做执法记录等)上查了查,“有驾照,七年前考的,但是名下没有车。”
钟宁怅然若失—吴静思遭遇的车祸发生在十年前,而这个死者七年前才考驾照,这样看来,自己的推断确实不成立了。
“宁哥,看来还真不是赵清远。”张一明也是一个头两个大。“凌晨一点左右,你已经跟着赵清远了?”张国栋回头看了一眼儿子,语气不善,“没有发现什么异常?”
“没有没有,我一直盯着。”张一明赶紧拿出一个小本子,上面详细记录着他昨晚的盯梢情况,“夜里十二点多,赵清远陪吴静思做完了造影,回病房休息,我就一直在病房外的走廊守着,眼睛都没敢眨一下。”
小本子记录得还挺详细:十二点零三分,赵清远带着吴静思做造影,十二点四十五做完,五十五分回到病房,一直休息到早晨六点半,又做了穿刺,七点二十做完,然后再次回病房,出去买了早餐,买早餐张一明都是跟着的。
张国栋没再说什么,仰头看了一眼猴子石大桥,又瞄了瞄过来的那条辅道,这次案发现场的监控设备比之前两起多了不少:“摄像头的分布情况怎么样?”
吴斌兴奋道:“猴子石大桥上,这边的芙蓉路,基本每个岔路口都有摄像头,我看这次绝对能拍到疑犯。”
总算是个好消息,张国栋振奋起精神,吩咐道:“赶紧给我调取出来!陈顾问,我看这次……”
正说着,一回头,发现陈孟琳正望着不远处的桥洞,再一看,钟宁那小子已经站到了桥墩边上,似乎是发现了什么线索。
几人走了过去,此时,只能勉强站三四个人的桥洞内就剩下一堆散乱摆放的破旧棉絮、掉了漆的暖水瓶、几个黑不拉唧的锅子,角落里还堆着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瓶瓶罐罐,从洞壁上被烧水煮饭熏黑的情况来看,这里应该寄居着一个拾荒客,且寄居在这里的时间不短。
“不会是被疑犯灭口了吧?”吴斌小心地问了一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