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做了伤口比对。”吴斌摊手道,“大概率就是一个普通的扳手、棒球棍或者钢棍之类的硬物,这玩意儿就更加不好追踪来源了。”
“行了,两起案子的大概情况大家都知道了。”张国栋拍了拍手,看向陈孟琳,道,“刚才我和陈顾问也对刘建军这起案子进行了初步调查,这两名被害人的社会关系并没有重合的地方。来,我们请陈顾问讲讲……”
陈孟琳点头,微微往前一步,环顾众人,单刀直入道:“我们经过讨论分析,初步的推断是……”
“同态复仇。”没等陈孟琳说完,钟宁就小声说了出来。“什么?”张一明没听清楚。
陈孟琳指了指保安室的方向道:“……初步的推断是同态复仇,疑犯专门挑选了被害人的年龄和死亡方式—两名死者都是老年人,现场都留下了同样一句话,最关键的是,疑犯明明可以在第一现场就杀死被害人,却偏要将其击晕后,捆绑装袋,再沉入水中溺毙。”
“可以啊,宁哥,心有灵犀啊。”张一明贼兮兮地看了钟宁一眼。
“少说两句。”钟宁不耐烦地皱起了眉。
一个分局刑警道:“陈顾问,这一点我们也考虑过,可同态复仇也得有仇才行啊。上一起案子,我们连和胡国秋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远方亲戚都做了排查,连一个欠钱的都找不到。今天这一起,根据我们目前的排查,死者生前也没和什么人结怨……”
“不要狭隘地看待复仇这个概念。”陈孟琳笑了笑,“从犯罪心理学上来说,狭隘的同态复仇,只包含了为血亲或挚爱报仇,但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投射。两名死者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年人,再加上那句‘老人变坏了’……”
“就是法外制裁,报复社会嘛。”钟宁摇了摇头,这学院派扯概念扯得也太多了,把一个简单的事情说得那么复杂。
果然,陈孟琳接着道:“简单点来说,这其实是同态复仇和法外制裁两种表现形式的重合。”
“哟,分析得一模一样啊。”张一明看了陈孟琳一眼,又看向钟宁。
钟宁没搭理张一明,再次把目光看向了陈孟琳。虽然这女人喜欢掰扯书本知识,倒似乎还是有点真本事的,一下就抓到了这个案子的重点。
很快又有警察问道:“如果这是一起针对老年人的报复社会案件,老年人那么多,为什么偏偏死的是这两个呢?”
“这个问题很好!”
陈孟琳从旁边取过一台笔记本电脑,打开来,在键盘上敲击了一会儿,接着把电脑屏幕转向一众警察:“这是两个小时前,我和张局、肖队等人联合网警部门在网上找到的视频资料,大家都看看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