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时岳沉了沉眸,“偶然得知,你就别问了,忙你的吧。”
俞秋平想和秦孤鸿一起编写一本通史,但秦孤鸿却想外派出京。
入翰林再入内阁,是一条路,外派出京到地方任职,满期限看功绩升迁回京,这是另一条路。
秦孤鸿是状元,自然不必出京,但他却不想留在京城,只做些文学上的功夫。
“我想成为的是,做实事的官员,而不是做学问的大儒,这非我所求。”秦时岳坦言。
“老师,你应该懂我,我现在留在京城,没有任何用处,翰林院不缺我一个,但很多地方,却少我一个。”
俞秋平长久地凝望着自己最出色的学生,最后长叹一声,又自豪又不舍,“孤鸿,你当得起你的名字,去吧,老师全然支持你!”
秦孤鸿长施一礼,转身离去。
他被外派到了关泉做知府。
关泉,那里是和祁门县一样穷的地方,甚至比祁门县还要偏僻,且有山匪纵横,秦孤鸿就是去剿匪的。
秦墓对自家儿子的这个选择很不理解,气得要把人揍一顿,虞氏拧着他的耳朵,“你敢!”
“亏你还是个当爹的,从小到大你什么时候管过孤鸿,现在孤鸿要去哪,你也别管。”
秦墓对虞氏是一点办法没有,“那地方去不得啊。”
“有什么去不得的,当初到祁门县的时候,我看你也没穷死饿死……”虞氏拉着他不让他去,“好了,孤鸿的事你就别掺和了。”
“这么些年,孤鸿他心里想什么,你我都不太知道,不过现在,有时岳看着他,我这心里,也算是能放下了。”
之前在祁门县的时候,虞氏总暗中担心秦孤鸿会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来,她很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年少老成,却又无可奈何,只能心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