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让他变的有信心,能用手上的这70多台轻型机甲和不到2000步兵去主动进攻布拉格城内的数万苏联残兵。
带着这份自信,第六师的尖兵连很快赶到大河岸边,而肆虐了数日的暴风雪也恰在此时有了片刻的停歇。
冰冷的浓雾弥漫在宽阔的河面上,静悄悄的对岸看不到有一丝亮光。
这支尖兵部队一共有4台lt35、2台ii型山猫和大约不到两个排的步兵。
他们赶到桥头后,发现大桥虽然已经被炸的破破烂烂,堆满了各种障碍物,但桥面却并没有被完全炸断。
尖兵连的上尉见状,以为苏联人撤退的很仓促,来不及完全炸毁大桥。然而实际上,这却纯属是无奈所致。
雷泽诺夫一开始是想把大桥完全炸掉的,最好连桥墩都不给德国佬留下,但手下的工程兵却在实地勘测后表示,这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,整体非常的坚固,而他们手头的炸药却只有不到30公斤。
这群半路出家的杂牌工兵,折腾了半天,最后只把桥面炸出一个豁口,然后又胡乱的拉来一些障碍物堵塞路面了事。
很快,几个前去侦查的士兵回报,大桥对面的村庄静悄悄的,大致的观望了一会儿,并没有发现有苏军活动的迹象,因此回来请示,要不要过河进城看看。
上尉想了想,觉得可以尝试,便派了两个步兵班先行过河,结果这些人过去没一会儿,对岸便响起了激烈的枪战声。
“该死的!还真有埋伏!”
通过枪声的密集程度,上尉判断对面的毛子应该不是很多,但他不确定,现在开火的这些是否就是对方的全部人马。
身为尖兵部队,上尉很清楚自己有责任为随后赶到的主力部队摸清楚敌人的虚实,于是他命令身边的一台lt35轻型机甲过河去增援友军,顺带肉侦一下。
如果对方真有后手,那他们看到有装甲机兵出现,肯定会有所行动。
随着上尉一声令下,一台在肩甲上刷着铁十字标志的lt35轻型机甲越众而出。
这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研制的轻型机甲采用反关节鸟足式结构,行动迅速而灵活,驾驶员可以像骑摩托一样趴伏在驾驶舱内,操纵起来非常方便。